新课标、新实践——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2017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期间经过了16年的修订、试验和调整,新课标的出台对教材、教学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
浙江省小学科学团队在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带领下,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蓬勃开展。上半年《新课标新教材解读》,9月开学初《新课标,新实践》,10月份《低年级小学科学教学实施建议》,11月《以新课标精神指导教学实践》,喻老师的讲座中大量的课例来自一线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作为课标核心组成员和教科版教材编写专家他又以夯实的研究基础指导实践。
2017年12月7日,浙江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540人集结在嘉善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主题为“新课标、新实践”的学术年会。主要内容为课堂教学观摩,微信群互动评课,区域教研团队展示,专家报告等。
7日上午,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义教处处长张建芳主持会议。省小学科学教研员、省教研室小幼特部主任喻伯军老师作了题为“以新课标的精神指导教学实践”的专题报告。
喻老师首先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选择了全国六个省作为六个学科的学科教研基地,浙江省被选为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并授予铭牌,这是对整个浙江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团队莫大的肯定。
随后,喻老师对新课标的社会反响特别是恢复低年级单独开设科学课程进行了梳理反馈。
他从一年级科学教材和配套的活动手册使用切入,具体介绍了一线教学实践的反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复研究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反思总结低段课堂如何组织调控,重点和深度广度如何把握,兴趣激发和好奇心求知欲的保护。给广大一线教师给予具体可操作的辅导和帮助。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本次新课标的新变化。喻老师从科技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到大飞机C919的生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演变,强调创新的意义和小学科学课的使命。具体实践过程中,他对科学技术、工程思维的引导激发,STEM教育实践专题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等做了具体的分析。一个半小时的引领激起了老师们更多的思考。
讲座过后是课堂教学展示,嘉善第二实验小学谢小立执教一年级科学课《谁轻谁重》。聚焦:情境创设,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五种物体的轻重;研讨:不同方法的比较结果不同;拓展:比较其他物体的轻重。课堂推进行云流水,孩子们在比较轻重的过程中,从预测到掂量再到称量,在轻重排序的过程中,体验不同方法带来的比较精准度不断提高。
7日下午,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主持会议。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陈滔执教二年级《磁铁的两极》,温州市实验小学胡秦琼执教六年级《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丁言君执教三年级《骨骼、关节和肌肉》。北仑教研团队展示团队教研故事。
纵观下午的展示课,“技术支持学习”是一个共同的特点。《磁铁的磁极》一课,陈滔老师只用一个智能手机,结合APP“56号教室”,便把学生数据通过拍照,提取文字、数据,汇总学生的实验结果,方便学生展示交流,更为学生提供及时的过程性评价变成了现实。
胡老师更是在《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里,把工具改进到新的高度。肉眼观察蝴蝶标本,到放大镜下观察,再到手持显微镜用PAD取景。学生观察视野从宏观到微观,从昆虫的身体结构到复眼和扁平细毛的观察,给学生带来了视觉震撼。
丁言君老师从独特的爱好“挖机”引入,看挖机视频,玩挖机模型,迁移到仿生源头:骨骼、关节和肌肉,反其道而行之。把技术的范畴扩大到工程技术领域。待学生充分观察自身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后,组织学生举哑铃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再到最后,给模拟板的挖机提出改进建议,推动技术的发展,用心良苦。
北仑教研团队在贺慈满老师的带领下,扎实、有效推进。对一节课的思考深入而全面,不仅思考教学的架构,更是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研究,有想法、有做法,有故事的教研团队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的活动满满当当,整个学术年会还有一个参与的主体就是微信评课圈中的每一位与会者,微信群500人的限额一票难求。微信现场评课是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的又一大亮点。优点、亮点,不足之处、有待商榷,都会在微信圈中及时反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浙江小学科学教师的质疑精神在微信评课环节就可见一斑。大会组委会后台生成微信评课“智慧语录”,或给予现场解答,或在圈中进一步研讨。一波又一波的现场点评,推动着思维的碰撞,推动着执教者和听课者朝前发展。
技术与工程领域是本次新课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团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STEM课程的试水和拓展课程课例的开发、研究。8日上午的两节展示课,就是围绕技术与工程领域展开。湖州市弁南小学陈熊峰执教三年级《慢悠悠的球》,金华市东苑小学胡向科执教五年级《神奇的红蓝3D眼睛》。
《慢悠悠的球》一课,陈老师的设计是基于三年级学生学习了液体会流动,流动快慢受黏度的影响,而延伸的拓展活动。自制双轨的斜面赛道,彩色小球,不同黏度的液体,在一个核心挑战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自主探究实验“有什么办法让其中一个小球滚落下来到的速度变慢?”在尝试不同液体,及不同含量,搅拌后不同黏度一一尝试下,学生制作一个更慢滚落的球,最后全班PK,谁的球最慢滚落。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足够的器材,活动时间,不断修正方案,继续挑战。慢悠悠的球让课堂慢了下来,慢下来,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学习;慢下来,从大单元的角度促进孩子发展;慢下来,不求40分钟的起承转合,放眼学生长期的学习能力培养。
红蓝3D眼镜的制作是STEM课程的一个典型案例。胡老师的设计通过一个个有层次性的活动推进,让学生揭开3D眼镜的原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学生在“产生需求--确定主题--设计方案--产品制作--测试优化--形成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工程技术的流程。
课后,浙江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副会长,特级教师钱金明作大会总结。钱特对整个大会呈现的六节展示课做了一一点评。表扬了执教老师们各自不同的教学技艺,同时也指出了新课标指导下,科学课向前发展,热闹背后需要冷思考。例如,一年级孩子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刚开始启蒙,科学课需要以一个接一个的活动来引导。探究课需要帮助学生设计导学的“脚手架”,或者建立评价量规导航学习。拓展课,STEM教学要回归科学课程,作为延伸和补充需要思考怎样与教材融合。
新时代、新课标、新实践、新征程。全国学科教研基地的铭牌也将在这样的专家引领和群策群力中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