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科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因为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知识和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以本书中的案例《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为例,在本堂课中,李子平老师通过在纸桥上放砝码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不增加任何其他材料,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使纸桥桥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在课堂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之前准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然后以比赛的形式来展示各个实验小组的成果,最后将本堂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本节课中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获取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
又比如路培琦老师的《植物的果实》一课中教师让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放在桌上,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前面错误的认识,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看一看,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一个环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按照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要学会使用教材,做到有效的教学。在科学课程中,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他们生活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增长才干,去进行研究,用这些有益的活动去代替他们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尽量让课堂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验,教师起到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导和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转变师生的位置,改变灌输的教学方法。
2.准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和整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3.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合理设计分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4.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认识和实践,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杭州大江东 张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