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小学科学课堂学教方式的实施路径,提升南湖区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11月28日,在教研员阮翔老师的组织下,全区小学科学教师齐聚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嘉兴市实验小学的阮晔斌老师带来《点亮小灯泡》一课。阮老师引导同学们聚焦探索点亮小灯泡的各种方法,针对点亮的小灯泡与不能点亮的小灯泡的方法,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得出共同点。本节课以点亮小灯泡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分类、归纳、比较的科学素养。
第二节课由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的徐嘉老师执教《电和磁》。徐老师引导同学们像科学家奥斯特那样仔细观察通电导线引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设计两个任务学习记录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在指南针偏转方向、偏转角度以及怎样让现象更明显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啊,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及用数据支持结论的科学素养。
每一堂课后,老师们都结合课前的听课要求,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听课感悟与思考,并张贴在交流展示墙上进行分享。
两节课后,教研员阮翔老师和名师工作坊导师沈国萍老师组织听课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研讨。首先由执教老师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随后听课老师们“围绕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展开了深入交流。南湖国际蒋老师,认同徐老师《电和磁》的设计,建议如果能从学生的身边的真实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更符合实际。凤桥镇中心小学的陈峰老师,觉得徐老师在《电和磁》一课中,设计的磁针偏转方向与角度的描述,让人眼前一亮。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史丛敏老师,认为阮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中的分类、归纳的设计与思想对自己的教学很有启发。……
下午第一节课由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的刘平芳老师执教《身体的结构》。刘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指一指、认一认等活动了解身体外部结构,通过看、听、摸等方式认识身体内部结构,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证据意识的科学素养。
第二节课由东师大南湖附校的江丹老师带来《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同学们在江老师的引导下当了一回小小包装设计师——在阅读资料卡的基础上,给果冻沙拉设计包装信息,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侧重发展学生仔细观察与处理信息的科学素养。
课后,听课老师们围绕下午的两节课结合自己的想法,积极发表见解。辅成实验的周老师,认为江丹老师在学生对于食品净含量的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也体现了对科学素养的重视。刘平芳老师谈到了自己执教《身体的结构》的一些想法,老师们对于学生提到的心脏、喉结、血管等身体信息的呈现与推测,各抒己见,在听课老师们的争议中,对于课堂中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更加清晰。
最后阮翔老师从四位老师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演绎,肯定了上课老师的思考,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对培养科学素养巧妙的设计。我们都看到了老师们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迈出的可喜的一步。同时阮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指出了这些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期一天的活动,从课堂实践到课后研讨,老师们围绕“科学素养培养”这一核心问题积极展开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南湖区的小学科学老师们一直都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