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疑难解答
路桥区教研室提供
1.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答: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生命力外,最基本的条件是有水、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条件。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水分后,才能将贮藏的养分转变成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水分还能使种皮变软,增加透气性,加速种子的吸水萌发。种子发芽离不开氧气,种子在贮藏期间,呼吸极为微弱,所需氧气较少,但当种子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逐渐旺盛,所以对氧气的需要量急剧增加。种子发芽要求适宜的温度,不同种类的种子所需的最低、最高、最适宜的温度是不同的。
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时对光的反应不同。大部分农作物种子(如玉米、禾谷类等种子)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这些种子发芽实验时用光照或黑暗均可。有一些好光性的种子如烟草种子,芹菜种子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芽或促进发芽。还有一些嫌光性的种子,如黑草种有光照时会抑制发芽。这些种子发芽试验时应给黑暗处理。另外,有些种子发芽还需要打破休眠,如银杏。有些种子无休眠期,或者是休眠期很短,如水稻,遇上台风气候成熟的稻谷直接在稻穗上就能发芽。
2.种子发芽实验中,光照、温度、水分之间交叉影响,条件难以控制怎么办?
答: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像光照、温度、水分之间交叉影响这样,难以达成的条件,可以达成的尽量达到,无法达成的则以避免。这也包括有些学校没有实验材料时,我们只能这样做。如无法找到大黑蚁,又无法找到替代的材料,我们也只能这样做。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量的,千方百计的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有哪些?
答: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香蕉等热带雨林气候的植物叶子面积大,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盾形,这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可以增强水分的蒸发、减低叶面温度。松树一般生活在温带和寒带,它的叶子进化成针状是为了适应较干旱的环境,减少叶片的蒸腾。仙人掌等生活在热带沙漠中的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动物的侵害,叶子退化为刺,它的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其他例子如:
根——红树为了适应海边多水的环境,长出了气根,令根部接触到更多空气不被淹死,众多的根系的防止了海水的冲击。
茎——含羞草适应多雨环境,茎叶可卷曲,以防在暴雨或冰雹天气中受伤。
叶——落叶植物适应冬、秋季节,在秋季就脱光树叶,以防冬季过多的蒸腾作用。
花——有的植物的花非常艳丽,并有花蜜和香气,这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
果——豆科植物中的大豆,为了适应无风等不利于传播种子的条件,大豆夹在成熟后干扁弯曲,能将夹中种子远远弹射出去,大豆也挺有弹性的。有利于其传播。
种子——蒲公英也是一例。蓖麻,苍耳、常见的苹果等都是例子。
水生植物——莲藕为了适应水下环境,它的根(藕)为孔状,以防水流的冲刷,须根很短,是适应水中水分充足的环境。不需要过多的水。
旱生植物——沙拐枣、骆驼刺等,长长的须根可长到沙漠底层几米的地方,而露出地面的却只是小小的一丛。
4.蚯蚓适宜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答:蚯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是湿润、富含有机物的疏松透气的土壤或基质,土表或基质表面必须有阳光直射,因为温度也是蚯蚓生长的关键因素。蚯蚓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5.动物在适应环境的例子有那些?
答: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往结往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企鹅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脂肪积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能以此维系生命。天鹅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同时随环境气候的变化有迁徙的习性。青蛙是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协调,有保护作用。大雁有鸟类共有的适应飞翔生活的结构,会随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狼能在夏季换成短毛装,冬季换成长毛装。
其他例子如:鸟类为适应空中飞翔生活长有羽毛,有气囊,较长的骨中空、单侧卵巢退化、大肠极短不储存粪便等有利减轻体重。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北极熊等都具有十分丰厚的被毛,起到良好的保持体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抵御北极的严寒。有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与环境相似,可避免被敌害发现或捕食时不被猎物发现。变色龙等动物会改变身体的颜色以适应环境。枯叶蝶、竹节虫等形态与环境相近。毒蛇身体上有鲜艳的颜色,用来吓怕敌人。有些蛾翅膀上的图案似猛兽的眼睛用来吓怕敌人。
6.生命科学的实验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教学中如何安排活动,控制时间?
①将实验安排在课前或课后进行。
②对于长期的实验,建议各单元的之间穿插进行,实在无法完成的长期活动可以安排在暑假夏令营或暑假返校日活动时进行。
7.什么叫食物链?
答: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为生产者,直接或间接地吃别人制造的食物为消费者。食物链书写时把生产者或被吃的物体放在前面,比如:草→蚜虫→瓢虫→鸟。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由能够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植物(生产者)开始,再经摄食它们的动物(消费者),辗转到更高层的消费者(肉食动物)。食物链中一般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间的关系主要是食物关系。
8.生态系统、生态群落、种群怎样区别?
答: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般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根据我们观察和研究的需要来确定,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稻田、一个鱼缸都可看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三者关系:种群是由同种的生物个体组成,种群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种群内只有同种生物;群落内有不同种的生物。生态系统内除包括有生物群落,还包括有无机环境。
9.制作生态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生态瓶是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繁多、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生态瓶中一般必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但各成分的数量要适当。
(2)严格来说生态瓶应该是密封的,瓶内的环境完全可以满足生物间有机物及无机物的补充循环,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目前还做不到内部的完全满足。在小学阶段,更是无法使生态瓶内部长时间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在小学阶段做的生态瓶并不需要密封。
(3)提请学生注意尽量不要把手伸到生态瓶的水中去,因为手上往往带有脏物和细菌,会影响水中的生物。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了减少水的蒸发,可以在生态瓶上盖上玻璃盖。
(4)将制好的生态瓶放在窗台上时注意不要受阳光直射,防止水温升高导致动物死亡。
(5)做好生态瓶后,可以每隔几天组织孩子们根据观察记录进行讨论,对所观察到的变化的原因进行猜测,或预测一下这个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整个教学活动的持续时间至少两周以上,与教材设计的时间有冲突,我们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安排。
五上“光”单元疑难解答
路桥区教研室提供
1.怎样区分光源?
答: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如太阳、恒星、闪电、发光的灯泡、燃烧着的蜡烛、发光的萤火虫等。反射其他物体光线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月亮、行星、反光的镜面、电影屏幕等。
2.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答: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都证明了这一事实。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行进了。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怎样做好“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学生分组实验?
答:做好这个分组实验要把握好三点:一、按要求取得原始数据,二、做好记录,画好柱状图,三、讨论分析,得出规律。在具体的教学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是填写“铅笔影子的变化”记录表,表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栏,没有参照物学生无法用文字描述。建议木板上的白纸应该先画一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十字方位,然后用橡皮泥将铅笔竖直地固定在十字方位的中心点上,并用直角三角板校正铅笔与板面是否垂直。做成这样的实验装置后,将它放到阳光下,先用指南针矫正木板的十字方位是否摆放正确。有了十字方位作参照物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记录影子的方向变化了。其实记录表中的“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还不如改成“影子的的位置和方向”,这样学生更好理解些。
4.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
答: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
5.日晷(guǐ)的原理是什么?
答: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明了日晷。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圆盘,晷面上有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太阳照到针上,在盘面上产生投影。用日晷测时间不是根据日影的长度,而是根据日影的方向。按照晷盘面放置位置的不同,日晷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赤道日晷的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地平日晷的晷盘面平放于当地的地平面上;立晷的晷盘面垂直于地平面;斜晷的晷平面指向任一方向。
6.怎样区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答: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倒影、镜子、观后镜等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物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如海市蜃楼、看水中的鱼必实际位置高、放大镜、望远镜等。
7.《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一课中,物体颜色与吸热实验怎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数据?
答:这个实验条件比较难控制,得到的实验数据往往不尽人意,实验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1)温度计误差,有些温度计温度上升快慢速度不一样,在2分钟内读书偏差较大。实验时要尽可能地把灵敏度差不多的五支归为一组。(2)五种纸袋的材料、大小、厚薄、材质对吸热能力的影响较大,实际中可能比较难统一,要尽可能找到一样的。(3)温度计是否碰到袋壁,如温度计碰到铝箔纸和白纸袋壁时温度变化可能就不一样,实验时如无法避免可将各组里面都加一个相同的纸袋。(4)实验读数间隔时间2分钟太短,可适当延长读数间隔时间。
8.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都有什么区别?
|
原 理 |
作 用 |
应用 |
凸透镜 |
光的折射 |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放大镜
照相机
幻灯机
眼睛
老花眼镜 |
凸镜 |
光的反射 |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汽车后视镜
公路转弯处镜 |
凹透镜 |
光的折射 |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近视眼镜
光学仪器 |
凹镜 |
光的反射 |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太阳灶
聚光灯灯罩
汽车车灯
耳科医生的聚光镜
手电筒 |
五上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单元疑难解答
临海骨干教师供稿
1、书本50页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冷和热的作用中,选用的盛水容器是什么瓶子?
从图中看是一个广口玻璃瓶,但个人认为,用这样的瓶子操作不方便,不如改用小水槽方便,安全。
2、书本50页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流水的作用实验,按图示应该是一个与上例实验相同质地的瓶子加盖,实际难以找到恰当的材料,不如用八宝粥瓶或者矿泉水瓶替代方便。
3、书本51页,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中的图片“海南第一山”其表面的痕迹明显是岩石受水的侵蚀作用后留下的痕迹。建议换图。
4、书本58页,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这个实验应该是模拟对比实验,具体实施中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做土地坡度对侵蚀的影响,有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无法提供足够精确的器材,用以控制雨量大小,即使控制了雨量的多少,又难以控制降水高度,降水速度等因素,导致实验失败。
5、书本71页,我们的缆车,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实验,该实验的设计,试图说明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但这个实验的设计,只考虑到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忽略了拉线与桌子边缘的摩擦,实际实验中,接线与桌角的摩擦往往比小车与桌面的摩擦还要大,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放三个小垫圈小车开始运动,而第二次放四个小垫圈小车依然未动。建议该实验设计中,在桌子边缘安装一个定滑轮,减少线与桌角的摩擦力。
6、书本78页,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插图中文具盒没有离开桌面,测力计上的计数不是文具盒的重量,应该换张图,以免误导学生。
7、书本79页,对于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这种定义方法,是一种片面的定义,他的内涵只包括了动摩擦力,而忽略了静摩擦力。对于科学概念的描述,应该是是一种完整的描述,不应该只取部分。建议改“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8、书本79页,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语言描述容易产生岐义。“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可以理解为物体已经在运动的力(动摩擦力),也可以理解为物体刚开始运动那一瞬间的力(最大静摩擦力)。
建议改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9、书本85页,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图中脚踏板上粗糙不平,增加的应该是摩擦力,与教学参考书中明确指出“只从动摩擦角度给摩擦力下了简单的定义,未涉及静摩擦。”自相矛盾。
10、书本89页,资料库中“在地面上重50千克的运动员,登上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体重大约要减轻0.14千克。”描述有误,千克是质量单位,任何物体,不管移动到多少高度,他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只是他受到的重力。
11、书本61页,第一行“估计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流速大,什么地方的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一句有的问题,在这个实验中河流已经形成,只是没有水的河流。侵蚀、沉积也不只是河流形成时才会发生。
建议改为“估计当有雨水时,什么地方的流速大,什么地方的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12、书本63页,第一行“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会侵蚀土地。”却忽略了人类自己对土地侵蚀行为,既不科学,又缺少教育意义。人类的过渡开垦、采矿,滥挖植物都会严重侵蚀土地。
建议改为“流水、风、冰川、波浪和人类的过渡开垦、采矿,滥挖植物等行为都会侵蚀土地。”
13、学生配套材料包里的小车是注塑材料,重量非常轻,而车轴又是非常光滑的金属棍,这就造成了两个缺陷:自重轻、缠绕打滑。课堂中学生想尽了种种办法,又是用绳子把橡皮筋扎在金属棍上,又是用透明胶带绑。好不容易解决了打滑的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于小车自重太轻只见小车在原地蹦了几蹦就没动静了。大半的时间就花在这上面,一节课下来实验也没探究出什么结果!
改进:改缠为拉。学生对用橡皮筋玩弹射游戏非常熟悉,引导他们把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小车车体突起的塑料件上,一手按住小车,一手拉橡皮筋,小车松手,车就疾射出去,橡皮筋还在手上。此方法效果明显,相应的实验报告作如下改动:
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
实验次数 |
小车运动的距离 |
平均距离 |
我们的发现 |
|
1 |
|
|
|
2 |
|
|
3 |
|
|
|
1 |
|
|
2 |
|
|
3 |
|
|
|
1 |
|
|
2 |
|
|
3 |
|
|
14、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答:临海的主要地形是山地和丘陵。
15、三单元第五课中:比较接水器的 “径流”与“雨水”有什么不同?学生难以理解题意。
答:径流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地面与地下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径流引起江河、湖泊水情的变化,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
简单地说,雨水降到地面上,汇集成沟,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