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 > 课程标准

郝京华教授谈课程性质

添加日期:2013-10-29    点击率:3290    来源:杨君    录入人:海风

郝京华教授谈课程性质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郝京华

Haojinghua0113@sina.com

时间:20131029

活动地点: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

记录:邵惠英

主题一:课程性质

指导思想:纲要的落实——课程标准。做理论的应该以学科作为载体。

讲座前热身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编写:修订版有很大冲突,科学人和科教人的冲突。把情感、价值观拿走了,如何情感价值观?似乎已经没有了,在争吵之中没有了。在矛盾中也许会把科学探究也拿掉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到底是怎样的?科学家也许不知道。那我们在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真的是跟科学家一样吗?科学探究的方法存在……所以继续保留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互动研讨

(上城区)冯卫洁:科学课坚持到今天,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下来。思维方式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存在。

郝京华:思维方式,学科学思维不是为了当科学家,而是用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科学课应该教什么呢,是积累生活中的知识。为生活服务。科学思维的坚持,有多少老师是在坚持呢?也许有些老师想坚持,但不知道怎么做。我非常认可,这就是对国家的课程最大的批判。目前非常注重知识的教育,长期的考试文化以来,让这种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除了知识之外,还有思维方式。学科思维,人类看世界有不同的方式,科学看世界的方式:一科学家看世界是自然结果方式;二历史哲学家看世界是建立社会秩序;三艺术家宗教看世界是建立心灵秩序。

科学强调的是实证,历史和考古也实证,但是不能做实验;心灵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如果我到宗教去,它的文化影响不了我,因为我已经知道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构成。为什么学科学,学会科学家看世界的方式,验证的依据是什么,强调实证、求证的意识。

 

课程性质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课程素养的几个重要特征

1.内化的

2.多位的

3.整合的

4.可以外显的

5.基本的

……

课程的属性:对于物来说属性是固定的,对于人来说属性是变化的。

素养:只有知识是不会具有素养的。素养是复数,是多方面构成的、整合的、又是可以外显的、基本的。

早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事实性的知识和实用性的知识。六十年代科学的改革叫学科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支撑学科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二、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七十年代叫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又带来一个问题,污染太严重了。目前北方雾霾,中国大部分空气质量不好。这些问题科学家有用吗?所以讲科学素养的概念,让老百姓也要有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修订版2013.10.28

小学阶段的重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创新能力、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科学与探究的好奇心,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3.10.28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指出(2013年修订):1.确保每一个学生欣赏科学魅力与神奇。2.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与科学有关的问题。3.使学生具备追求科学、技术事业的能力。

我们的标准是否不够精炼?是否缺乏个性化的表达?

重心在科学素养,还有启蒙基础性课程用什么词比较好呢?。什么叫基础性课程?

二、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俄罗斯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实践是强调真实性,但是活动不一定强调真实性。活动性就是: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能理解。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离不开活动的操作。即包括操作性的外显活动又包括内隐的思考活动,活动要即动手又动脑。活动性和实践性都有动的……,实践性更加强调真实情景,所以,在实践性的情况下更加能够得到锻炼。教知识,培养能力,能力等于(具体目标),学生课堂动用所有的东西,包括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应该选一个主题,所有学生动用所有能力来进行创新设计发展。

三、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世界本来是完整的,不应该把完整的阶段过早地分解,所以强调综合性。我们给它分解进行专门研究好吗?比如物理、化学、地理等专门研究。好的,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一条线走到底,似乎缺乏综合性了。

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它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小学课程为语文、数学学科做出什么贡献或者说其它学科为小学课程做出什么贡献。(不成熟)

徐春建:人本思想也有核心的,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观念和思想,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主题二:新的趋势

学习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什么课是好课。以下三条学习原则和四种学习环境来作为标准。

三条基本的学习原则

1.学生的任何学习都是在他们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基础上发生的。在教学中,如果对他们所拥有的前概念没有充分考虑的话,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无法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或许他们为了考试能够记住这些新知识,但考完以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前概念。

2.为了养成探究能力,学生必须:

具有深厚的事实性知识基础;

在一个概念框架内理解事实和观点;

对知识加以组织以便提前和运用。

3.原认知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及监控达成目标的过程,来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内部的精神世界)

 

四种学习环境设计

1.学习者中心环境

    教学必须把当前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包括文化事件和信仰,以及学科内容知识,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实践。

2.知识中心环境

必须重视在核心概念的组织下,引领学生建构事实丰富、便于提取的知识结构;课程设计必须将核心概念、事实性知识平衡处理,避免只给学生灌输零散知识的课程。

3.评价中心环境

强调嵌入式评价与教学的交融。(这里用嵌入式词还是用即时性词呢?有待斟酌)

4.共同体中心环境

强调相互讨论、接受反馈,促进反思,提高学习的动机与机会。

 

以上三个原则与四种环境来自

——美国科学院研究委员会行为及社会科学与教育分会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5
    今日访问:486人次
    待审信息:13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