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科研 > 教学案例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设计思路、课堂实录及点评

添加日期:2014-08-16    点击率:3909    来源:谢勇波    录入人:海风

设计思路:  

《认观察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岩石与矿物》单元第一、二课时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进一步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激发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其实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岩石,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因而也是陌生的。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与“陌生”两个字上做文章。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处理: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第一课,没有经历“观察、描述岩石”的活动,因而课就从“观察、描述岩石”这一个活动开始,结合“进一步观察岩石”和 “怎样识别它们”两个内容,构成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尊重、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本节课做了以下设计:  

一、以观察岩石为载体,突出观察这一主题  

这节课,在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同一事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即发现式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周围熟悉的事物,发现平时不曾重视的现象,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识能力。不过,对有效的学习来说,观察和发现显然还只是认识的开始,最终是否有所收获,认识是否能得到发展,在发现现象之后,便取决于对现象所持的态度和准确描述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所蕴含的重要目标。岩石无疑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而“岩石有什么特征?”却是学生在平时不曾仔细观察的。因而借此突出这样一个主题。  

二、以科学史为主线,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在科学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已经相对娴熟和有效了,而我们感觉最突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相对比较弱,在目标定位时是比较模糊的,喜欢设定一些放在整个教学中通用的目标。本节课,从上课前的交谈中就选取李四光的故事,就是期待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科学家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观察任务开始前,“在观察时,科学家都有一个好习惯,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就是在提醒学生,及时的记录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观察任务,也是再暗示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课的结尾,“科学家还借助于显微镜、天平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岩石……”既是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也是在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也将越来越丰富。  

三、以“进一步观察岩石”为突破口,突出思维发展过程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片空白的,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了,综合运用感官:看、摸、闻、听、尝……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本课设计的第一个活动“初步观察岩石”的目的就是将学生的这些已有的经验激发出来,为后续的思维发展过程做准备。而“进一步观察岩石”这一个活动的观察角度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这些一般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而这一个转变就不仅仅只是在借助于工具,而是激发学生在头脑里将观察角度、观察思维进一步的延伸了。因而重点对这一部分进行指导,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  

四、以观察方法的指导为铺垫,突出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在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时,追问学生“用它来观察什么?”、“怎么用?”、“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就是拿着工具、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看看、摸摸等,而是思考可以发现哪些新的东西;在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依然追问“为什么会怎样?”、“可能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观察活动,“是我观察不仔细,还是没有新的发现呢?”,留有进一步观察的空间。观察前的猜想,注定了在观察中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后的反思既是对观察前猜想的评定,也是新的观察任务的开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观察活动。  

教学过程:  

一、科学史引入教学  

(课件出示李四光科学考察的图片)  

师:认识这位科学家吗?    

生:不认识。  

师:他叫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观察石头,每次出门身上总是带着放大镜和小锤子等工具,走到哪里,就观察到哪里,每次回来,包里装的最多的就是岩石。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发现了岩石的很多秘密,为我国的地质考察、石油勘探等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师:你认为我们可以向李四光爷爷学习什么?  

生:学习他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精神。  

生:他随身带着工具进行观察的好习惯,我们也要学习。  

师:今天,我们也来观察岩石,你们能够像李四光爷爷那样发现岩石的秘密吗?  

生:能够。  

(板书: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  

【评:教师在教学开始利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李四光爷爷开展地质研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二、初步观察岩石  

(出示:花岗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用一个篮子装好放在了实验桌上。)  

师:在实验桌上,准备了六块不同的岩石,并且编了号,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观察,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学生初步观察岩石。  

师:时间到,将材料放回篮子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做好汇报的准备?  

学生整理桌面的材料。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点?  

生:我用眼睛看,发现1号岩石有黑色、白色的东西组成的,还有一些透明的东西。  

师:用眼睛看,发现了它的颜色,其他岩石的颜色怎么样?  

(板书:看  颜色)  

生:不相同。2号是灰白色的、3号是泥黄色的、4号的颜色比较混,有黄的也有黑的等、5号黑色的、6号是白色的,还有些透明。  

师:观察的真仔细,有点像科学家一样在观察了。用眼睛看,还发现了什么?  

1:我还发现它们的大小不一样,1号最大,4号最小、其他的差不多。(板书:大小)  

2:我还发现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又像棋子一样的。(板书:形状)  

师:除了用眼睛看,还用什么方法观察了,发现了什么?  

1:我用手摸了岩石,发觉有的光滑,比如3号、5号、6号;有的粗糙,比如1号、4号; 2号不是很光滑,有一点点粗糙,但比1号、4号的光滑些。(板书:摸  光滑  粗糙)  

2:我用鼻子闻,发觉岩石都有泥土的味道。(板书:闻  气味)  

师:短短的三分钟里,大家有这么多发现,真不错!  

【评:学生在三年级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如看闻摸等。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基本的观察方法对岩石进行一个初步的观察。观察的结果只是认识了岩石一些表面的、浅显的、非本质的特征,但是这个初步观察的阶段必不可少,初步的观察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心理。如果要更深入的认识岩石,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  

三、进一步观察岩石  

师:刚才我们采用看、摸、闻等方法,初步观察了岩石,还有其他方法来进一步的观察岩石特征吗?(板书:  初步   进一步  )  

生:我觉得还可以像李四光爷爷一样借助于工具来观察。  

生:可以用放大镜。(板书:放大镜)  

师:借助放大镜我们可以观察岩石哪些特点呢?  

1:我刚才看到有的岩石好像是有好几层一样的,我想借助放大镜应该可以看清楚到底是不是。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岩石一层一层叠加在一起,科学家把它叫做岩石的层里(出示课件,结合手势。)(板书:层里)  

生:我想看清楚岩石上的一些小点点是什么?  

师:(出示一张岩石颗粒的图片)猜一下这可能是观察岩石的那方面的特点?  

生:小颗粒,我刚才还用手扳了一颗下来。  

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岩石的颗粒呢?(板书:颗粒)  

生:颗粒是什么颜色的。  

生:颗粒的粗细。  

生:我还想扳扳其他的岩石的颗粒,是不是也和我刚才扳的一样,一下就扳下来了。  

师:这个想法不错,科学家将颗粒和颗粒之间的结合是松散还是紧密的情况,叫做颗粒的结构,待会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师:(出示铁钉)用铁钉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岩石哪方面的特点?(板书:铁钉)  

生:比较哪些岩石硬、哪些岩石软。(板书:软硬)  

师:怎么做?  

生:在岩石上划。  

师:那怎么比较它们是软,还是硬?  

1:直接比较岩石表面的痕迹。  

2:我认为有小东西掉下来就是软的,有刻痕就是比较硬的,没有刻痕就是最硬的。  

师:使用铁钉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注意安全,不要划了手。  

生:在划的时候要用同样大的力气划,不然就比较不出来。  

师:给她点掌声,考虑问题真全面,大家也要向她学习。  

师:(出示稀盐酸)这个可能是什么?  

生:(摇头)。  

师:它叫稀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今天我给大家准备的是已经稀释的盐酸,大家可以小心的、放心的使用。(板书:稀盐酸 )  

师:怎么用呢?它可以帮我们研究岩石哪些特征呢?  

生:(期待的看着老师)。  

师:(边讲边演示:滴盐酸的方法。)用手指轻轻的捏住胶头,然后松开,吸入几滴盐酸,取出滴管对准研究的岩石(岩石放在盘子里),压一下胶头,滴几滴在岩石上,然后观察在岩石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或桌子上,请用抹布擦干净。                                      

师:(课件出示《岩石观察记录表》)这儿还有一张《岩石观察记录表》。科学家们,每次观察时都会及时的做好记录,你们在观察时也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师:这么多的内容需要观察,你们打算怎样安排呢?  

师:是一项一项的观察,还是一块一块岩石进行观察呢?  

1:一项一项的观察,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再观察岩石的颗粒,接下去再观察滴稀盐酸后的反应。  

2:一块一块岩石进行观察,从1号到6号。  

师:小组同学自主选择怎样观察,但观察时一定要做到有序。  

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在实验前,有这几个建议,大家看看。  

A、小组内分好工,明确观察的任务和记录的内容;  

B、建议大家在其他的观察活动都结束后,再来做滴盐酸的实验;  

C、实验完了后,整理好材料并归还工具。  

师: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工具和《岩石观察记录表》,开始观察。  

生领取工具,进行观察。  

师巡视指导。  

A、放大镜的正确使用:一手持放大镜,把放大镜移到眼前,一手拿一块岩石,移动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到的图像大而清楚。  

B、在学生观察的时候,对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结构及时指给学生。(特别是在学生滴盐酸的时候,先将岩石摆好,再按顺序滴,观察反应。)  

C、留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表现。  

师:(学生观察了12分钟后),时间到,整理好岩石,并将工具送回原处。生整理材料,还工具。  

师:你们用工具发现了岩石哪些特点?  

生:我发现3号岩石有层理,其他的没有。  

师:怎么发现的?  

生:借助于放大镜。  

师:借助于放大镜,还发现了什么?  

1:我们发现只有1号岩石有明显的花斑,有的只有几个小斑点。  

2:我发现颗粒的粗细也不一样,比如说最粗的是4号岩石的颗粒,接下来是1号岩石,比较粗的是2号、6号岩石,3号和5号的很细,有点像面粉一样细。  

3:我们组发现颗粒的颜色也是不相同的,比如说1号岩石就是由黑色的、白色的和透明的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的,我们想这三个颗粒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师:边观察边思考,有点科学家的味道了,你们真不错,其他的小组也要加油。  

43号岩石的颗粒结构比较松散,其他的比较紧密。  

5:我们认为6号也比较松散。  

师:除了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外,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用铁钉刻了,比较了岩石的软硬。我们发现3号比较软,划的时候有小东西掉下来,1号、2号、6号都硬,基本没有痕迹。  

师:用盐酸做实验,有什么发现吗?  

1:有,56号岩石遇到盐酸冒泡泡了。  

2:除了冒泡泡,还有一股烟冒出来。  

3: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师:两块岩石冒泡泡的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6号冒的泡泡大一些。  

师:为什么会冒泡泡呢,谁知道?  

生:我猜想5号、6号岩石遇到稀盐酸发生变化和反应,就冒出了泡泡。  

师:恩,这个回答很棒。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可以让你有更多的发现。  

【评:观察岩石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经验和初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利用放大镜、盐酸、铁钉等一些工具对岩石作进一步深入和细致的观察,包括岩石的层里、颗粒的颜色大小和结构、岩石遇盐酸的反应、岩石的硬度等各个方面的特征。整个的观察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相互合作,有序地、认真地进行观察,观察得很全面,观察的效果比较好,这离不开首先对观察方法的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得很细致,特别关注细节,比如如何按顺序进行观察,结合观察记录表中概念术语(如层理、颗粒的结构等)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指导等等。】  

四、辨别岩石  

师:(课件出示1号岩石的特征)借助于工具和实验,大家又发现了岩石的这么多秘密,令我佩服。我在大家观察的基础上,概括了其中一块岩石的特点,你们区别一下可能是几号岩石?  

生:与1号最相似,因为只有1号岩石有花斑。  

师:地质学家根据这块岩石的主要特点,为它命了名。想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1:想。  

2:我知道它叫花岗岩,因为在我家周围就用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做装饰,我问过我爸爸。  

师:它确实叫花岗岩。能够将生活中的积累用到课堂上来,应该表扬。  

师:其他的五块岩石又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大家打开书,阅读68页的资料,仔细的对比一下,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资料  

师:(学生看了约3分钟)能够区分它们的名字吗?  

12号是砂岩,3号是板岩,4号是砾岩,5号是石灰岩,6号是大理岩。  

2:不对,我认为3号是页岩。  

师:有不同的意见了,其他的同学你们的意见呢?  

生:页岩。  

生:板岩。  

师:这样我们对照一下页岩和板岩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板岩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师:找两块岩石敲敲,听听看。  

生敲击听声音。  

生:没有明显的声音,是页岩。  

师:遇到有争议的地方,应该再次观察一下,看是不是自己的观察不全面,再做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认识了这六种岩石,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新的观察方法。  

师:(出示显微镜、天平的图片)其实,在生活中,科学家还经常用显微镜来分析岩石的颗粒成分、用天平来分析岩石的密度等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岩石,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也会用到,你们还会发现岩石的更多秘密。  

师:好了,今天的观察活动就到这里,下课!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5
    今日访问:136人次
    待审信息:13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